最高补贴1000万!人工智能企业看过来……

近日,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财政局、崂山区政府联合制定了《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》。


图片



  • 经认定新入驻园区的人工智能企业,租赁自用办公场所和生产经营场地面积超过300平方米(含)的,单个企业累计补贴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

  • 经认定新入驻园区的人工智能企业,年营业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或年纳税额达到200万元以上、每年保持稳定增长的,单个企业累计补贴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

  • 园区内算力中心为青岛市企业、科研机构、创新平台提供优惠人工智能算力服务,市级补助资金每年不超过1000万元

  • 对园区内引进的人工智能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、引领产业发展的全职高端人才(团队),经评定,给予最高200万元生活补贴

早在2014年,青岛就制定了人工智能推广应用支持政策,2019年,青岛就和上海、深圳一起获批创建首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。2022年,青岛将人工智能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24条产业链之一。截至去年年底,全市已集聚人工智能企业500多家,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实现营收55亿元


今年2月,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(青岛智算谷)正式开园,这是全市第4个2023年首个揭牌的新兴产业专业园区。全省首个智算中心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也同时上线。


图片


产业园总占地面积2918亩,规划了“一谷两翼”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,以青岛智算谷为中心园区,赋能带动海尔科创生态园、海信全球研发中心两翼园区创新发展。

园区所处的崂山区是青岛人工智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,拥有AI领域重点企业170余家,约占全市1/3,核心产业规模占到全市50%以上。

据负责人介绍,中心已联合海尔、海信、中车四方、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、中国海洋大学等50多家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、高校,面向智慧海洋、平安城市、智慧交通、工业质检、智能制造、智慧电力六大领域,进行了70多个人工智能算法的创新,孵化了120多个场景化解决方案

图片

预计到2028年,青岛智算谷(中心园区)产业规模可突破600亿元。

此前,青岛市出台了《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》,用于支持产业园建设、企业培育的扶持资金将达到5.3亿元,组建总规模10亿元的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。